建国门事件

目录

1事件经过
2新闻报道
3事件调查
4事件影响
5事件真相
6单手换弹夹
7人物简介

 

建国门事件,又称“9·20事件”,是1994年9月20日上午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建国门外的一场枪击命案。该案造成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17名平民及数目不详的武警或公安民警死亡,凶手田明建最后被击毙。

田明建
田明建

事件经过

驻守在通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二团中尉副连长田明建在出操时开枪打死团政委在内的长官和战友4人后,携枪劫持一辆吉普车冲向天安门广场。在建国门遇红灯时,司机把车撞向大树后试图逃逸,被田明建一枪击毙。田明建遂在大使馆区(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楼下)向平民射击,导致17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优素福·穆罕默德·皮什科纳里(Yousef Mohammadi Pishknari)与其子。

当时,北京的几个区均被封锁,上千军警赶到现场,被田明建的短点射压制,与之发生激烈的枪战。双方在城市道路两侧激烈交火,据称有多达7名武警或公安民警在交火中死亡。在交火过程中,一辆44路公交车驶进了交火区域,司机在惊慌中将车辆停在了交火区域中,结果造成了车上乘客的重大伤亡。另外,有多名路过的平民在交火过程中被打死打伤,包括驾车经过的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优素福·穆罕默德·皮什科纳里和他九岁的儿子,另有两子受伤。这名军官在弹药快要耗尽的情况下,企图逃跑,结果被警方一狙击手进入使馆区高楼在田明建身后将其击毙。有说是自杀,待考证北京市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统计总死伤75人。

新闻报道

最先加拿大电视台报道,北京建国门外使馆区附近发生枪战。中国政府在得知事件发生后,立即关闭了电视卫星传播,禁止各国记者进驻现场采访。由于枪战就发生在加拿大的外交公寓下面,因此他们得以抢在禁令之前转播了现场实况。因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及其子死亡,伊朗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

事件发生当天,新华社即发出了一条百余字的新闻,该新闻当晚刊登于《北京晚报》上。

原因: 在部队被领导开涮没提级到家属可随军级别,其他人都因为他的成绩往上升了 老家那里,老婆被引产致死,是男胎而积怨成恨。

当时外电有报道称,此事件肇因於中國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該軍官的妻子因避免生育罚款、进行人工流产,而造成了母子雙亡的悲劇。不过也有消息称,田的妻子在枪击案后还活着,田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妻子想与其离婚,导致情绪波动所致;此外,有消息称,田是因为在当时军队中进行的“四讲”政治宣传活动中,与所部指挥官发生矛盾,再加上家中妻子的离婚纠纷,情绪失控所致。

事件调查

事件发生后,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震乘车赶到了建国门出事现场,此时田明建已被击毙。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也赶到了出事现场。此后,张震、于永波等人一同到医院看望了伤员,并亲自到部队调查情况,厘清了真相。

据调查,田明建是“驻京郊某部的一名连长”,他平时对战士随意打骂,还曾为了升职而向团部领导送礼。他在安排战士回家探亲时因办事不公,与手下的一名战士发生了矛盾,田明建不但打了该战士,又召开了连队军人大会,讨论并表决开除该战士党籍。上级机关得知后,决定派工作组到该连整顿。与此同时,收受过田明建所送礼品的团领导托人退回了该礼品。田明建遂认为升遷无望,便决意报复,先在营区内行凶,后劫持车辆前往市区,在建国门行凶。

张震还了解到,该连长所在部队的领导曾认为他敢于管理,还把他所在连队评为“队列管理模范连”,事发前不久还在该连队召开了现场会。张震认为,建国门事件反映了该部队在“党的建设、干部任用、思想教育、训练管理、基层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同时,该事件也说明该部队在“工作指导思想、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张震说:“发生这个案件绝非偶然,是长期积累的多方面矛盾的综合性暴露。”张震对事件善后提出了要求,并初步总结了若干条教训。

该事件也惊动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张震事后同江泽民谈及该事件时“还深深感到内疚、自责”。“他说发生这样严重的问题,作为军委领导成员之一,他的工作没有做好。这个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军委对此作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工作的措施,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事件影响

该事件对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在此后的工作中,张震按照江泽民的要求,针对部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它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着重抓好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并进一步把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永葆人民军队本色。”

在军事技术方面,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有:

双方均趴在路边草丛中,侦察兵、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防暴队和北京市公安局刑侦、特警挤成一团,各喊各的,均用口头明语联络,没有手语,场面较为混乱。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民警曹付昆头戴钢盔伸出头察看时,钢盔被7.62mm口径步枪子弹击穿,脑颅遭受重创而死亡。

当时没有一个建制有子弹,特务连的子弹还要去特定地点取。在此事件后全军建制团都设立一个战斗班,24小时待机处理突发事件,配发子弹。

事件真相

凶犯系驻守在通县的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二团的中尉副连长,刚满三十岁,来自河南农村的田明建。该人聪明机智,勤恳好学,曾被保送西安陆军学校深造,军事技术颇有造诣,特别是枪法,是学员中的尖子。在团司令部任参谋时,深受上司赏识,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十分圆滑,许多官兵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关头,常常托他代为疏通,既然一言兴邦,自然也就少不了一字千金。一次,某战士重礼贡进,但求事无成,一气之下将他受贿的隐秘曝光,田明建遂被下放连队任职。副连长这个职务,按部队惯例是负责行政管理的。此前不久,一士兵请假探亲,田未批准。该战士平素与田关系不好,知道他借职权之便作梗刁难,与之争吵不休,田盛怒之下,对他拳脚相加。不打人不骂人是部队的纪律,殴打战士更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成为了轰动军营的事件。田明建停职反省,但一直思想不通,拒不承认错误,并与营团两级主管言语对抗,上级遂决定予以处分,而且,公开警告说:再不悔过,将令其还乡务农。此时又发生的另一件事促成了田的铤而走险。田在农村的妻子曾与其生下一女,像大多数农村子弟一样,他一直盼望妻子能为其生个儿子,他受处分之前他妻子即已怀孕,由于农村严格的计生政策,他一直对部队隐瞒自己老婆怀第二胎的事,受处分后团里检查田的家信,得知其妻怀孕后即通知地方计生办,派人带其妻去乡里作强制人流,结果由于怀孕已近七个月,出了医疗事故,不但孩子(后证实为男婴)没了,连大人也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田明建见似锦前程化作泡影,老婆儿子也没了,顿感心灰意冷人生绝望,他不甘于默默地沈沦,决心采取极端方式呼唤社会的注意。部队的惯例是:被停职反省而非隔离反省者,在正式处分下达前,只是不工作,不出操课,而无须办理交接。这给田明建向社会寻求报复提供了可能。九月十九日晚,他请枪库保管员吃饭,并从他手中借了钥匙。他从连队的武器库中取出一支部队刚刚装备不久的八一式步枪和满满六匣子弹。出操之前他把枪藏在检阅台旁边的椅子下面。

图为网上流传的田明建调整瞄准器的照片
图为网上流传的田明建调整瞄准器的照片

他又和平时相熟的老乡战友打了招呼说第二天出操他叫卧倒就趴下(事后这几人因发现徵兆却未举报受了处分),九月二十日晨,连队出操之际,他像所有因身体不适,度假,调离等而无需参加训练的军人一样,站在旁边观望,谁也没觉得什么意外。谁知,当团政委来到操场上作例行视察时,田明建突然喊卧倒然后出枪射击,团政委等四人当场死亡,十多人受伤。军营一时大乱,田明建趁机窜上公路,劫持了一辆过路的吉普车,直奔天安门广场而去。车过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突遇红灯,司机趁机将车撞到路旁的树上后弃车便逃,岂料遇上田明建这样的枪手,只一枪就把他撂在那儿再也起不来了。田转身朝迎面驶来的黄色面的冲去,出租汽车司机见凶犯朝自己来了,急忙开车门想逃,但,未容他离车,无情的弹雨就盖了过来。紧接著,田明建的枪口转向了路上的行人,车辆和建筑物,一时间血肉飞溅。大批武警持枪赶到,企图用强大的火力将凶犯消灭。田以街心交通护栏为掩体,时而卧倒时而半蹲,准确射击,数十名武警竟一时无法靠前。恰在此时,一辆44路公共汽车驶来,如果司机冷静机智,以最大油门全速直冲,本可有惊无险。但哪个司机受过这种训练呢?被横飞的枪弹吓懵了的司机,竟然把车停在了路中间,子弹成串地飞到车里,乘客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不少早晨上班的人是被从自行车上扫下来的,正在这里硝烟弥漫,枪声震耳之际,伊朗大使馆政务秘书尤素福穆汗默德皮什科纳里架车送孩子上学由此路过,一串子弹飞来,尤素福当场身亡,四个孩子中一死两伤。

田明建毕竟只是针对社会发泄不满闹事寻死,没有更慎密的思考和谋略,所以,枪战了一阵之后,便且战且退被军警围困在雅宝路的一块空地上,所带的近两百发子弹将近打光,他便用短点射压制警方火力,后来部队狙击手进入使馆区的高楼从背后向他射击他才中枪毙命。

事件的发生时间正在国庆四十五周年的前十天,这个事件的发生,使得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的国庆讲话中,不得不加上了我国一些地方社会治安还有许多问题这样的话。

田建明事件反映出解放军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落后的管理体制。政工干部私拆他人信件,农村计生干部视人命如草芥,长此以往,必有大乱。四名团级干部死有余辜。

巷战,起码有三件不可或忘的要领,即:一,正面对敌,背有依托;二,敌总我寡,凭险据守;三,弹勿虚发,留有后备。田选择半自动步枪而非冲锋枪是对的。

建国门枪战的全部资料所显示出来的田明建的战术动作,在低姿快速前进,利用地形地物,以及沈著冷静对敌方面相当有素养,可是,他在几十名武警和警察在街树,楼房,车辆掩蔽下向其逼近之际,竟然依旧背对对方狂奔,在最后,已经身陷包围圈中时,依然向空旷处寻求生路,而不是就近利用建筑物隐蔽自己,作困兽之斗。

田在与武警接火之后,仍然胡乱扫射无关之物体,除了表明他意在闹事寻死之外,也表现出他缺乏一个职业军人在巷战中所应有的本能。虽然他是在几乎打完所有子弹之后才被击毙的,这至少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所在的北京卫戍部队的在巷战中的军事素养,作为城市的卫戍部队,水平如此,很难说是完全合格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莱乌警匪片中,以及各国特种部队纷纷仿效的单手换弹匣的漂亮动作就是在这一天由田建明介绍给世界的。

单手换弹夹

单手换弹匣,军事动作,这个动作据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团的一位连长田明建发明的,先在自己连队的骨干里试用,随即流传开来,但军队是不允许使用这个动作的,也只是老兵们私下里练练,理由是弹夹摔打次数过多,造成磨损严重。

操作过程

单手换弹匣过程:右手持枪,左手掏弹匣,然后左手用新弹匣猛顶枪械上的弹匣卡榫,顶开后,空弹匣松动,这时新弹匣向前一挤,空弹匣向前方掉下,新弹匣按正常顺序装上。左手伸到向右边一拉枪机,子弹上膛(这个动作不可少,因为AK系列没有空仓待击功能,必须手动上膛),换弹夹完毕,如果有意识地等到最后三四发子弹时再换,就不必有上膛的过程。

动作特点

同时用弹匣击打卡榫的过程很容易造成卡榫卡销脱落。但是这个战术动作却确实具有实际意义,在战场上,单手换弹夹只用2~3秒就行,比用正规的方法要快上很多,如果是经常打靶,对枪械操作很熟练的士兵,会等到前一个弹匣只有一发子弹时再实施单手换弹匣动作,这样连用左手拉一下枪栓上膛的动作都免了,这样的火力持续性令人瞠目结舌。

人物简介

田明建,原是驻守在通县(现为通州区)的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二团的中尉副连长,1994年9月20日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建国门事件”,该案造成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多位平民及数目不详的武警或公安民警死亡,最后自杀身亡,被称为中国第一悍匪。

人物经历

1988年6月,田明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军事技术颇有造诣,特别是枪法,是学员中的尖子。同年7月,被调往号称“地上最强”的精锐部队就职,担任北京卫戍区第三师中尉。




建国门事件
标签:建国门事件 建国门事件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