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现大爆炸37万后的“宇宙地图”
如果我们能有幸“穿越”时空,看到过去是什么样子,想想都会让人觉得很兴奋。事实上,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技术,帮我们重现了宇宙大爆炸37万年之后的宇宙地图。下面,就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009年2013年底,欧洲宇航局(ESA)的普朗克航天器在环绕地球的同时,也通过自带的天文望远镜来探测宇宙自“大爆炸”后所留下的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而它的终极目标,则是将一切回溯到大爆炸的大约37万后。现在,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已经携手欧洲宇航局,根据普朗克获得的数据而重建出了一张迷人的交互式地图。
喷气推进实验室评价最近发布的“宇宙地图”道:火焰交织出来的形状,实际上是星系的“灰尘”,而且表现出了“两极分化”。这张图片显示了353GHz范围内的光线,波长远超过人眼所能看到的。
这个交互式地图给出了有关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多个视角,并且包括了对星尘、一氧化碳气体、磁场、以及各种辐射类型的数据描绘。
- 神秘冷斑的发现 或成为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
- 宇宙“黑洞反作用”:将会影响星系的演变
- 黑洞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的入口么?
- 宋朝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蟹状星云 或源于宇宙大爆炸
- 宇宙大爆炸膨胀速度远超过光速 或产生多重宇宙
- 科学家发现巨大的双黑洞系统 这是目前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 科学家证明宇宙不是诞生于大爆炸 而是大反弹?
- 神秘僵尸星死而复生 无序运动或引宇宙灾难
- 宇宙消失的重子之谜
- 美国第一次发现宇宙大爆炸后残留原始气体云
- 众多"流浪黑洞"统治着银河系 黑洞或为另一宇宙入口
- 难以置信的发现 观测到宇宙最遥远的星系
评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