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中国人面部几何形态初探 侧面轮廓形状及其变异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884

  中国人面部几何形态初探 侧面轮廓形状及其变异

  侧面轮廓照片的拍摄及标志点、半标志点的选择。

  中国人面部几何形态初探 侧面轮廓形状及其变异

  由10个标志点和25个半标志点构成的土族、藏族侧面轮廓(A:土族男性;B:土族女性;C:藏族男性;D:藏族女性。蓝箭头:第7特征点;红箭头:第8特征点;绿箭头:第29特征点)。

  中国人面部几何形态初探 侧面轮廓形状及其变异

  土族侧面轮廓几何形态测量(注:每个点代表一个个体,坐标上下左右侧的四个网格图分别代表坐标轴四个端点处的轮廓形状,横坐标为PC1,综坐标为PC2。)

  据EurekAlert!: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青海土族、藏族侧面部轮廓各有特点,同时性别差异比较相似,侧面轮廓和尺寸亦有相似的共变关系。

  研究显示,土族人群额部的形态变异较小,鼻部较大,唇部及颏部的形态变异最大;藏族人群额部的形态变异较小,鼻部的形态变异较大。土族、藏族眉间点附近变异都较大。平均图形的对比显示,土族、藏族发际点都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更靠后,鼻下点至鼻尖点间的区域都表现为女性比男性稍上翘。藏族发际点比土族靠后,额部更后倾些。土族、藏族性别差异较相似(女性侧面轮廓呈鼻部不突出,鼻部与额部呈明显圆弧过渡,额部较陡直且与唇部、颏部几乎在同一垂直平面的特点;男性鼻部较突出,额部较低平,鼻凹点凹陷明显,颏部较回缩),侧面轮廓和尺寸亦有相似的共变关系(男性颏部随侧面尺寸的增大由较突出变为明显回缩;女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额部,尺寸值最大时,额部呈明显的圆弧形,而尺寸值最小时,额部相对较竖直)。这些研究为探索中国人群面部的形态特征及变异提供了线索。

上一篇:科学研究表明 女性不被歧视是不可能的_
下一篇:人类穿越时空或可成真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