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512

 

傣族贝文化的瑰宝叶经 用树叶见证历史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百科全书,就如汉族的甲骨文、简牍。

 

傣族贝文化的瑰宝叶经 用树叶见证历史

 

  现在,在傣族人中,会制作贝叶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都不愿学习贝叶经制作技艺,这门技艺现在面临失传的危险。但正如有关专家所说,傣族人不可能永远在贝叶上刻字。贝叶经、贝叶文化如今逐渐跨越历史,保留着最核心的价值——文本,以现代传播方式走近大众,其中就有我们不久将看到的100卷《中国贝叶经全集》,当然,贝叶经、贝叶文化还会有更多传播形式。

  贝叶经艺人屈指可数

 

傣族贝文化的瑰宝叶经 用树叶见证历史

 

  找到会制作贝叶经且对贝叶经、贝叶文化通晓的人并不容易,贝叶经与佛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主要记载的是佛教经典。我们最先探访的是景洪市的总佛寺。之前以为只要是和尚便会这门技艺,原来并非如此,佛寺中为数不多会做贝叶经的人都在外学习,就连佛寺中所藏的贝叶经,也因为掌管钥匙的住持不在而无缘看到,我们不免有些失望。谈到版纳傣族人中会制作贝叶经的人数,总佛寺的一位佛爷(傣族中对出家几年以上、通过考试并具有一定资历的和尚的敬称)想了想,说:“现在越来越少了,精通的估计有百人左右吧。” 

  复印代替贝叶经制作

 

傣族贝文化的瑰宝叶经 用树叶见证历史

 

  探究贝叶经制作工艺的根源,一定离不开寺院。历史上,版纳的每座佛寺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或者带走经书。另外,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等方面的贝叶经可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贝叶经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

上一篇: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过性生活
下一篇:美一9岁小学生猎杀10米长巨鲸 出身捕鱼世家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