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图文]天门山:秘藏于此的闯王财宝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1017

[图文]天门山:秘藏于此的闯王财宝

村里好多人都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的人影,晚上山上有一团火飘来飘去,像鬼火一样,村里的小孩子都不敢出来。披着长发的诡异身影,令人毛骨悚然的无名鬼火,这一切似乎在预 示着将有什么事情发生,参与了这次寻宝的村民们惶恐不安,但细心的村民却发现,村庄后面的大山里,有几个土堆被挖动了,旁边还散落着一些陶器和瓷器的碎片。

原来,村里出现的鬼影是盗墓贼在装神弄鬼,掩人耳目,但奇怪的是,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都被盗墓贼随便丢弃掉了,这些迹象很不符合常理,那么这伙盗墓贼究竟是在寻找什么东 西呢?这件事情很快引起了天塘村一位叫谭相吉老人的注意,他仔细查看了被盗墓贼丢弃的文物后,作出了大胆的推测,这伙盗墓贼一定是在寻找传说中李自成留下的"九驴十八 担"财宝。莽山周边地区的许多地名,如奉天坪、永昌村、米脂坳、马鞍山等,都似乎与李自成的封号以及他老家地名息息相关,另外,《宜章县志》中还有与李自成相关的只言 片语:"顺治六年正月,闯贼余党一支虎,败遁过郴,杀戮甚惨。" 既然李自成的部队确实到过莽山,那么有关李自成藏宝的传说又是否成立呢?如果成立的话,那批传说中的巨额财宝又到底埋在哪个地方呢?随着李自成进驻莽山线路的清晰,在 莽山林区内,村民找到了一个名叫"皇藏岩"的山洞,这也成为了破解李自成宝藏的契机。

村民发现的这个岩洞,洞口非常隐蔽,洞内怪石嶙峋,青烟缭绕,寒气逼人,在洞口的一个平台处,留有一层防潮的三合土沙层。很显然,这里应该有人活动过,根据这个充满皇 家风范的洞名,传说中李自成所带的宝藏,应该就藏在这个岩洞之中,但经过仔细发掘后,结果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除了一些铜钱外,没有别的宝藏。

难道说有关李自成所携带的"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的传说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又或者说这批数目巨大的宝藏仍旧还藏在一个鲜为人知的隐蔽之地?就在寻宝陷入绝境的时 候,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与莽山相距近80里外的白沙圩乡,村民们找到了一块刻有李闯王之墓的石碑。石碑高约2.5尺,宽1尺,厚约0.5尺,碑文为阴刻。这就更加证明了李 自成的归宿是在莽山。

李闯王墓碑的发现,虽然对于宝藏的发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但人们认为这或许是为寻找那批传说中的宝藏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藏宝的地点并没有在李自成军队曾经活动的莽山 核心区,而是在其相反的方向。

经过逆方向寻找,终于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在路边的山坡边上,有一堵人为垒砌的石墙,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并非一项简单的工程。难道那传说中的宝藏就埋在这石墙的里面, 如果不是宝藏的埋藏地点,那么,在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又为什么要兴建一个如此浩的大工程呢?

一般老百姓是不会搞这个工程的,因为它长有100多米,宽有10多米,有3层。经过考证,在距离这石墙不到1公里的地方,原本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名叫溶家洞。溶家洞处于莽山的 背面,岩洞非常大,有一个水洞,有一个旱洞,据说可以藏1万多人。当地村民一直盛传,被清军连续追杀而穷途末路的李自成就曾躲进洞中。但由于山体遭受雷击,溶家洞的洞口 被掩埋。

为了探寻李自成那巨大的宝藏,很多人先后投入到溶家洞的发掘当中。但至今仍没有人找到传说中的宝藏。

一代英雄李自成最终到底魂归何处?他传说中的宝藏又藏于何方?在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中,人们不断地探寻着,试图揭开那些动人传说的神秘面纱… …

上一篇:难以置信!美国登山者徒手爬上4000米高山后猛然跳下
下一篇:Warm&Cool 可冷 可热 概念饭盒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