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惊飞
1989年8月14日晚9点,山东省五蓬县于里中学业余地震测报点的16只鸽子突然倾巢而飞。两个多小时后,在该地附近发生了一次有感地霞。 震前鸟类出现异常的事例,屡见不鲜。早在公元787年,长安附近发生地震,就有了震前"巢鸟惊散"的记载。现代震前有鸟类异常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昌黎县马铁庄一位农民家喂养的200多只鸽子,震前突然倾巢而飞,冲向夜空,使主人不知所措。
鸽子的异常行为,一般在震前几小时至一二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惊恐、紧张、挺颈昂首、东张西望,好像发现了"敌人"似的突然惊飞。鸽子的这些异常表现,可能是感受到了临震的信息。
那么,鸽子是靠什么捕捉到地震信息的呢?专家们是这样回答的:鸽子是靠四种奇异的本领来获取地震信息的。-是敏感的振动感觉。鸽子腿部的胫骨和腓骨骨膜间长有叫作"哈氏小体"妁振动感受器,它好似振动监测器的拾振器,对极微小的震动都能感觉到。二是敏感的磁场反应。在鸽子的头部有-块突起的"感磁骨",能感知磁场的变化, 对30-70纳特的微小变化都能感知。三是敏锐的视力。鸽子眼的视网膜特别发这,是由六种特殊的神经细胞组成的。美国海军曾利用鸽子的敏锐视觉进行侦察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鸽子眼能看到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偏振光"! "红外光"和"紫外光"。四是较强的声感知力。鸽子对声音感知灵敏,它的外耳道上有一鼓起的肉团,能感知低频率的地声。总之,鸽子在震前捕捉到的地震"信息"主要来源于孕震区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娈化。此外,鸽子很可能还具有神奇的"意念"感觉,即所谓"第六感觉",不过,这还需要人们去探索。
神 驹
1985年,云南禄劝有位青年工人,选定了4月18日为"吉日良辰"。这天一大早,他美滋滋地到九龙湾去迎亲。新郎、新娘披红挂花,骑着高头大马,被二十多位宾客簇拥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好不热闹。谁知,当迎亲队伍路过道路崎岖的河东乡时,新娘骑乘的那匹骏马突然长啸一声,停蹄不前;接着新郎骑的那匹马也如此这般。尽管人们生拉硬拽、鞭赶、吆喝,两匹马仍然原地不动,好像感触到了什么。大家无可奈何,只好就地休息。突然间,响声隆隆,大地颤动起来,地震发生了。在他们前后不远处,山崩崖塌,滚石乱飞,而人们停歇之处却恰好是一片坚硬的山崖,挡住了滚落的石块,使大家幸免于难。人们不禁惊叹不已:要不是"神驹"停蹄,这对新婚夫妇和众宾客的命运就不堪设想了。
马为什么会在临震之前表现异常呢?这可能和它的听觉有关。马不时晃动着耳朵,当捕捉到某种声音时,就迅速转向声源方向。由于它具有这种奇异本领,被称之为"共振耳"。实验表明,外耳的直径越大,接受声信号的能力就越显著。在长度增加时,即"竖耳听"就能探听到一个水平扇形区域,若再把耳朵转向声源方向又能探测到一个垂直扇形区域。这样就能准确地定出声源的方向和位置,为捕捉极微弱的声频信号创造了条件。在大地震到来之前,马抬头竖耳,可能就是"听"到了灾难将临的信息。在国内外地震史料中,震前马出现异常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主要异常表现为惊恐不安,不进厩、厌食、嘶叫,甚至挣脱缰绳狂奔不止。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