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支持宇宙多次大爆炸观点
这一发现并非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发生过很多次。科学家们解释说,CMB中圆环结构的发现支持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我们生活于一个“循环”的宇宙中——当我们的宇宙终结,标志着一个“世代”(aeon)的结束。但是它会立即引发一次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世代”,也就是一个新的宇宙,这样永恒循环。此次发现的圆环结构可能就是我们之前的一次那个宇宙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过去,彭罗斯曾经考虑过循环宇宙模型的可能性,因为他注意到另一个更加为人广为接受的理论:宇宙暴涨理论中的一个缺陷,即:它无法解释为何在宇宙开始之初会具有如此低的熵值。低熵状态(即高度有序状态)是形成复杂物质的前提条件。而循环宇宙模型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宇宙膨胀到最大,黑洞将发生蒸发,而它们内部吞噬储藏的一切信息也将随之消失,从而从宇宙中带走熵。如此,一个新的、低熵的宇宙便可能产生。
由于这些微弱圆环结构的革命性意义,科学家们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确认其存在,并随之找到最能符合观测结果的模型解释。彭罗斯和古萨德扬是借助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BOOMERanG98实验取得的数据发现了这一结构的。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排除了由于设备误差导致观测失误的可能性。但即便这一圆环结构最后被证实果真是大爆炸之前的遗迹,循环宇宙的想法可能也未必是最完美的模型解释。比如,循环宇宙模型必须解释在不同的“世代”之间变化时如何实现如此巨大时空尺度的变化,以及为何这一模型要求所有粒子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失去其质量。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