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源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物质的总能量公式,即物质的总能量有正、负两种值。科学界认为,也许我们认识的仅仅是宇宙的一半——正物质世界;而公式中的负值适合于宇宙的另一半,则是反物质世界。
但是,除了实验室里的反粒子,人类还从未见到反物质实体。尽管有许多大胆美好的设想,可由于正、反物质水火不容,目前想得到1克反物质用以研究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捕捉和贮存反物质能否实现
此外,即使人类制造出反物质,如何贮存和运输也是一大疑难。对此科学家已提出两种方法,一是超导贮存,即利用超导磁悬浮原理,使反物质不与正物质接触;
二是捕捉等离子体的“真空瓶”,即让反粒子以光的速度在瓶子内自旋,并有—个防止反粒子碰撞瓶壁的强大磁场紧紧箍住这些反粒子。这些设想能否实现,也许需要新一代科学家去努力。
推荐你看- 375光年外发现迄今最古老行星 诞于宇宙大爆炸之后
- 物理学家称:平行宇宙确实存在且相互影响
- 神秘的第五时代 宇宙超级文明或将是一种“能量生物”
- 科学家重现大爆炸37万后的“宇宙地图”
- 揭秘宇宙十大未解之迷图集
- 黑洞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的入口么?
- 带你体验最美的太空 宇宙神秘奥妙欣赏
- 宇宙大爆炸中或产生两个相同镜像宇宙
- 探索神秘的宇宙奇观
-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如何促成的?
- 科学家准备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
- 宇宙消失的重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