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或升级为行星,众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这种定义未来可能被彻底颠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应被重新定义为行星。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一个恒星边上,可能吸收了比较多的宇宙灰尘聚集,拿太阳举例:太阳大约在40亿年前,就吸收很多灰尘,灰尘之间互相碰撞,粘到一起。长期以来,出现了大量的行星胚叫做星子,当时至少有几十亿的星子围绕太阳运动。星子之间作用规律是:两个星子如果大小差距悬殊,并且彼此的速度不大,碰撞以后,小星子就会被大星子吸引而被吃掉。这样,大的星子越来越大。如果两个星子大小差不多,彼此速度很大,他们碰撞后就会破裂,形成许多小块,而后,这些小块又陆续被大星子吃掉。这样,星子越来越少。大行星就是当时比较大的星子,无数小行星就是当时互相吞并时期没有被吃的幸运儿。
推荐你看- 新证据揭必有外星人银河存数亿颗支持生命行星
- 小行星3月撞地球是瞎扯 来自星星的都教授说对了
- 俄“陨石雨”引发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传言 是否属实
- 20多颗小行星在地球鼻尖路过 距离地球22.6万公里
-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巨大系外行星 质量为地球4000倍
- 凌晨小行星坠落内蒙古 掉落爆炸瞬间
- 太阳系中有一颗蓝色的冷行星 它几乎是躺着打滚
- “水”在宇宙中或普遍存在吗?木行星大气中发现了“水”
- 神秘僵尸行星 环绕一个巨大的碎片盘
- 小行星将掠过地球 科学家研究轨道转向技术
-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太阳系是否存在X行星
- “第二地球”不易找:系外行星可能极其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