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向地球怎么办?15日发生的俄罗斯 “陨石雨”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话题的关注。而2月16日凌晨,一颗直径大约为46米的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这颗被命名为2012DA14的小行星虽然与地球“擦肩而过”,但类似的近地小行星是否有可能撞击地球,让很多人有些担心。
据美国“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的天文学家估计,有可能撞击地球并带来灾害的近地小天体总数大约700颗。其中令天文专家最为关注的是一颗叫做“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据科学家计算,到2029年,直径约300米的“阿波菲斯”与地球的距离将不到4万千米。尽管这颗小行星在2029年撞上地球的危险已被排除,但在2036年仍然存在着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全地球核武库核弹爆炸能量的几百倍。它撞击地球后会诱发地球气候、生态与环境的剧烈灾变,导致地球上许多物种的灭绝。地球在历史上遭受过多次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残存的100多个大型撞击坑就是证据。
历史上可能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例如,恐龙可能是在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后的几周内全部死亡的。2002年6月6日,一颗直径约10米的小行星坠入地中海,它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6万吨三硝基甲苯 (黄色炸药),与中型核武器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2008年,一颗直径只有几米的小行星坠落到了苏丹,碎片散落到了努比亚沙漠。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与木星迎头相撞,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直接观测到的天体相撞。
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寻找着6600万年前造成地球上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气候变化、火山喷发,还是其他原因呢?最近,美国伯克利大学地质年代学中心为其中一种答案给出了新证据: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小行星的撞击。
那次撞击的地点就在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镇,当时留下了一个直径近180公里的陨石坑,即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而撞击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的TNT烈性炸药,是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能量之和的10多亿倍。伯克利大学地质年代学中心利用高精密的放射性定年法对因撞击产生的碎片进行了分析,发现这颗行星撞击地球与史前动物灭绝大约在同一时期。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说,虽然小行星的撞击可能不是恐龙灭绝的唯一原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对恐龙家族们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伯克利大学地质年代学中心主任保罗·雷恩说:“我们已证实生物灭绝和撞击几乎同时发生,所以撞击很明显对前者影响很大。”据悉,在撞击发生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生物已因极端气候濒临灭绝,比如持续不断的寒流,地球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地球物种的毁灭可能一触即发。
伯克利大学研究地球和行星科学的退休教授沃尔特之前一直坚持认为,恐龙灭绝的首要原因是彗星或者小行星的撞击。他接受采访时说:“对于我们长期坚持撞击是首因的人来说,该研究结果是令人兴奋的。” 推荐你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