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晚被指性别歧视
大年初二,一封以“抵制毒春晚”为题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仅4小时就征集到1000多人签名联署,该信指责春晚《喜乐街》、《小棉袄》等多个节目涉嫌歧视女性、肥胖者、单身者等,要求央视道歉并停播相关节目。11月9日,年初“万人联署抵制毒春晚”的联署人之一、网友李芙蕊将一封建议信寄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呼吁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禁止通过和编排歧视性节目。
点评:生活中充斥着的性别偏见于不经意中建构着歧视,批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春晚”对于改变社会观念是一种有益的倡导策略,激发起相关讨论也是一件好事,但从反性别歧视到“反对极权”,要求审查并禁止某些节目播出,是否干涉了文艺创作的自由?民间文化中的调侃、讽刺、揶揄等,可能是无伤大雅的民俗,也可能是偏见、专断等积弊的意识反映,需要具体分析。社会整体性别意识需要提升,然而观众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也不容小觑。 推荐你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