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同志社群反“恐同”教材
针对国内许多心理学教材将同性恋归属为心理疾病的情况,广东某高校学生秋白向教育部申请公开监管信息,未获回应。8月,她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后遭遇“被出柜”。12月,国内首部支持同性恋的心理咨询著作《肯定性咨询法》出版,不少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人士表达对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和对“扭转治疗”的反对,受到同志社群的肯定。
点评:不少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教材以“科学”话语将同性恋、跨性别、恋物等多元性行为、性倾向者“病理化”,是主流社会对性多元群体的最严重的污名方式之一,近年不断遭到同性恋社群的反抗。政治正确式的“支持同性恋”的表态,并不意味着同性恋的处境已得到改善。性别平权需要对“精神病”科学话语下的性政治布局保持批判,而不只是“一部分人先解放起来”,同性恋运动应与其它性与性别少数运动相互助力。“肯定性咨询法”是社群参与科学话语改造的成果。 推荐你看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