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解开藏族瑰宝唐卡的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948

 

解开藏族瑰宝唐卡的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

 

 

  角巴加小时候买不起纸,就在木板上抹上酥油,撒上一层柏叶灰,把针绑在木棍上当画笔苦练基本功,画一次刮一次。两三年之后才在纸上打底稿,配颜料着色。5年后的13岁那年,角巴加才有资格用画布了。作为热贡艺术之一,同仁县吾屯雕塑佛像技艺精湛远近闻名,由于各地修庙塑佛工程众多,塑像的僧人和工匠大都外出施工,吾屯下寺的一座新庙里,只有一名僧人和他的同伴在雕塑佛像,要全部完工可能还需要几年。

 

解开藏族瑰宝唐卡的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

 

 

  选画布是唐卡绘制的第一道程序,画布多采用厚实的白棉布,裁剪后绷在画架上。逢晴天在画布上涂一层木胶,再涂一层石膏,晾干后用细石反复碾磨布面,磨到光滑平整,没有细微的洞眼为止。接下来就可以打底稿了。打底稿的笔是桦木棍削尖烧制而成的炭笔,先按《度量经》画好格子,再在格子里勾勒出造像草图。藏区多数佛寺每年有晒佛节,届时都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卜楞寺这样,巨大的佛像由上百人从寺庙里抬出,铺展在山坡之上供信众瞻拜,其中多数佛像出自热贡年都乎村的工匠之手。

上一篇:创意带抽屉的行李箱,非常实用轻巧。
下一篇:太悬殊的身材 最肥老婆和最瘦小老公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