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街(手机版)
首页 > 奇闻异事

印度苦行僧,修行就是折磨自己

作者:奇闻街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312
在印度和尼泊尔的大街上、寺庙旁,总有一道特殊的景观——一些人衣衫褴褛,或席地而坐,或专着地在自己脸上细细描绘代表教派的彩色条纹。他们有着自己专属 的名字:苦行僧。这些人是印度教徒中的独特群体,被视作来凡尘普度众生的 “神的使者”,当地人尊称他们为“Baba”,意思是“圣人”。

  为了精神上得到升华

  苦行对现代人来说也许难以理解,但在古印度时代,这是一种盛行的修行方式。

探秘印度苦行僧 吃尸体充饥和恋尸癖

  印度教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南亚,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并吸收了佛教和耆(音同“奇”)那教的思想。它将人的一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 大阶段,并认为人需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

  有学者分析,苦行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能经久不衰,除了宗教信仰外,还和种姓制度有关。一些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人希望通过加入不分尊卑贵贱的苦行僧行列,凭借对神的虔诚和忠心,得到神一视同仁的庇护,实现种姓平等。这些人多是穷人,但也有达官显贵甚至百万富翁。

探秘印度苦行僧 吃尸体充饥和恋尸癖

  大多数其他教徒谴责他们与非印度教徒因为他们吃人的仪式。

  他们每天吃从恒河上游漂流下来的人的腐尸。

  如今,虽然种姓制度已不再被法律承认,种姓歧视却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加上不少人对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勾心斗角心生厌倦,渴求得到精神的升华和净化,苦行便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印度约有四五百万苦行僧,占全国人口的0.4% ,其中10%为女性。

探秘印度苦行僧 吃尸体充饥和恋尸癖

  经过长期发展,苦行僧分出了若干派别。若以所信奉对象的不同划分,信奉毗(音同“皮”)湿奴神的“毗湿奴苦行僧”和信奉湿婆神的“湿婆苦行僧”是其中最主 要的两支。

  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位列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列(还有创造神梵天,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前者全身蓝色,披黄袍,有四只手 臂。

  其中两只总握着法轮和海螺;后者披头散发,上身裸露,下身围一条虎皮,长有三只眼睛,具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探秘印度苦行僧 吃尸体充饥和恋尸癖

  若按衣着分,苦行僧又可分为青衣派和天衣派。青衣派身上总是涂抹着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他们多信奉毗湿奴,穿着黄色棉布服;天衣派则与崇拜湿婆神有关,总是裸着身体,最多用一条窄窄的布条遮住下身,表示追求原始状态、与世无争。

  再有就是从顺流漂下的尸首上咬下死人肿胀的舌头,用作护身符。许多aghori教徒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他们所谓忏悔的目的。

  aghori教徒通常坐在尸首上冥想,以此来满足他们的恋尸欲。

探秘印度苦行僧 吃尸体充饥和恋尸癖
上一篇:创意保护套、键盘 HiLo概念
下一篇:惊佩!靠人工呼吸器存活60年的瘫痪老妇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


站点地图|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7-2021 奇闻街 版权所有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