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途径各异
苦行僧的苦行生活各不相同。有些独自在山里呆很多年,有些则坚持徒步走路数十年;有的每天早上都要在极冷的山区洗浴,有的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有的专门给人发药、治病,有的则为人们的婚姻祈福。
居住在印度奥恰古城的斯里·普利姆达斯是一名苦行僧。他的生活规律得像一个无比精确的时钟——每天清晨5点,他会早早来到贝德瓦河进行洗浴仪式;6点,穿 越落满灰尘的小道,走到金碧辉煌的哈努曼神庙做晨间祈祷;7点,他在庙外的一个斜坡上燃起一堆火煮茶、饮茶。
10点,他来到着名的拉姆拉贾神庙,和其他苦行僧一起,三五成群地坐在神庙外的长廊下聊天,直至晚7点才回到哈努曼神庙做晚间祈祷;晚上10点,他会重访拉姆拉贾神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国内一位媒体记者曾在尼泊尔一座神庙附近见到过一位80多岁、头发胡子全白的老人,据说,他从20多岁起就没出过屋,每天就是修行、打坐、冥想、睡觉,会有人给他供应牛奶和水果、侍奉他的起居。
2007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圣人”的智慧》,将苦行僧的修行细节曝光在公众面前。
书中写道,在印度的哈里德瓦,一位苦行僧横躺在一张钉子做的床上。他说:“我这是在通过破坏肉体和肉体的欲望赎罪。我已经这样坚持了18个月,但也许还需多年,甚至经过多次轮回,我才能得到解脱。”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