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的住所是一个直径8米的白色模拟“太空舱”,一旦他们进入这个模拟基地,所有的行动、装备和生活就开始完全模拟火星生活。他们只有有限的食物和水,就算提前吃完也不会有补给,志愿者们必须在试验期内仔细规划每一顿饭。
只要走出“太空舱”,志愿者们就必须穿上“太空服”。火星上的氧气含量比地球低200倍,因此宇航员想独立呼吸是不可能的;那里的平均气温是零下53℃,裸露在外的皮肤会被冻伤;火星表面的压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如果不穿太空服外出,直接暴露在火星表面,人类的肺会立即爆炸,内脏也会破裂。因此在模拟生活中,所有人外出时必须足蹬笨重的靴子,手戴大手套,背与头盔相连的呼吸机。这样一套装备上身肯定会使平时看起非常简单的动作变得非常困难,比如提取土壤样本,到了火星上就立刻成了“体力活儿”。
此外,出行的代步工具从汽车变为了火星车,因为它更适合火星崎岖不平的地表。就连与“地球中心”的通信也会模拟火星与地球的通讯状况,存在延时。
不过,为了节省资金,基地内的太空服、头盔等装备都是利用废物制造的——太空服其实只不过是件普通的工作服,上面贴了各人的姓名标签。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