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着名学者袁枚(1716-1798年) 在其《随园诗话·卷四》中记载了如下两起“大风吹人”事件:清朝乾隆年间,“乙丑岁(1745年),予宰江宁,五月十日,天大风,白日晦冥。城中女子韩姓者,年十八,被风吹至铜井村,离城九十里。其村氓问明姓氏,次日送女还家。女已婚东城李秀才之子,李疑风无吹人九十里之理,必有奸约,控官退婚。余晓之曰:‘古有风吹女子至六千里者,汝知之乎?’李不信。予取元郝文忠公《陵川集》示之,曰:‘郝公一代忠臣,岂肯作谎语者?第当年风吹吴门女,竟嫁宰相,恐汝子没福耳!’秀才读诗大喜,两家婚配如初。制府伊公闻之,曰:‘可谓宰官必用读书人矣!’其诗曰:‘八月十五双星会,花月摇光照金翠。黑风当筵灭红烛,一朵仙桃落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芊氏负从钟建背。争看灯下来鬼物,云鬓倚斜倒冠佩,须臾举目视旁人,衣服不同言语异。自说吴门六千里,恍惚不知来此地。甘心肯作梁家妇,诏起高门榜天赐。几年夫婿作相公,满眼儿孙尽朝贵。须知伉俪有姻缘,富者莫求贫莫弃。”在这两起事件中,韩姓女被风吹九十里,吴门女在恍惚之中飞行六千里皆安然无恙。
2 |